春风化雨润童心,法治护航成长路。近年来,郸城县不断推进“法治副校长”工作落地生根,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,以法治清泉浇灌青春幼苗、以法治力量守护成长港湾,为校园安全稳定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。
近日,郸城县汲冢镇丁寨小学的法治副校长孔高峰,为全校的孩子们上了一堂法治教育课。课堂上,孔高峰认真讲解安全知识,耐心回答大家的问题。记者从县教体局了解到,像这样每月定期开讲的法治教育课,正成为郸城县350所中小学校的“标准动作”。
汲冢镇丁寨小学法治副校长孔高峰说:“每月我们都会常态化开展法治教育课,用情景互动、案例剖析等形式生动讲解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和预防电信诈骗等知识,同时联合学校排查安全隐患、完善安全设施,为孩子们的安全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”
展开剩余73%作为典型的人口大县和教育强县,郸城县曾面临青少年法治教育基础薄弱、校园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难题。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,郸城县多方统筹资源,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,出台《法治副校长管理办法》,从公检法司系统遴选215名具有法学专业背景及实务经验的骨干人员,经严格培训后派驻全县各中小学校定期开展法治教育宣传,与学校紧密协作,共同筑牢校园安全基础。随着制度的不断深化,法治教育的成效在学生群体中也日益显现。
学生苗诗涵说:“通过学习法治知识,我懂得了不做校园欺凌者,也不做冷漠的旁观者,我们要用法治知识来保护自己。”
学生郭子宁说:“校园欺凌不仅会对同学造成身体上的伤害,也会对心灵造成折磨,这些知识比试卷上的分数更重要,让我懂得敬畏生命,保护自己。”
学生郭夏冰说:“如果遇到欺凌要勇敢说不,要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,不去网吧、酒吧等不良场所,远离危险才能更好保护自己。”
法治教育的触角,并未止步于课堂。为了覆盖课堂之外的学生需求,郸城县法治副校长们还在校园内推广设立了“法治信箱”,孩子们随时可以把内心想要表达的写下来,投进信箱。在宜路镇高庄小学,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信箱,已成为孩子们倾诉心声的“安全岛”。
宜路镇高庄小学法治副校长刘秦领说:“通过信箱的反映情况,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联合学校、老师、家长,去关注特定的孩子或群体,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帮助和支持,比如心理疏导、矛盾调解或者更具体的法律指引。”
从生动务实的课堂教学,到私密畅通的信箱沟通机制,郸城县法治副校长制度编织起一张多维度的校园守护网。这张网营造出的更安全、更和谐的氛围,也悄然改变着教师的教育理念与实践。
教师段爽说:“法治副校长的加入,为我们学校师生提供了非常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氛围,营造了更加和谐的校园环境。”
自全面深化法治副校长制度以来,郸城县在校学生已连续两年保持溺亡和性侵事件“零发生”,涉校警情同比下降48.7%。切实履行着青少年健康成长“护航者”职责的法治副校长们,正推动这项制度持续完善,致力于让法治精神更深融入校园文化,为每一位学生的平安成长与全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
发布于:北京市